2021年10月31日,“城市共生,社区共建——2021凯德青少年建筑师暨中新广州知识城零碳公共空间营造大赛”终期评审会圆满举行,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的6支队伍从参赛的粤港澳大湾区7所高校14支队伍中脱颖而出。11月底-12月初,晋级大赛下一轮的队伍将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九龙湖畔亲手搭建所设计作品,并于12月中通过专家评审及大众投票,角逐一二三等奖及“最佳人气奖”等奖项。

大湾区7所高校14支参赛队伍参加2021凯德青少年建筑师暨中新广州知识城零碳公共空间营造大赛终期评审会

“城市共生,社区共建——2021凯德青少年建筑师暨中新广州知识城零碳公共空间营造大赛”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指导下,由凯德集团(中国)、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和共青团黄埔区委员会协办,凯德旗下公益分支——凯德希望基金支持,吸引包括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大湾区顶尖学府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众多大学生组队参与。

凯德地产(中国)首席开发官卢子健表示:“很高兴看到建筑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们以高质量的作品,展现出新生代对可持续发展命题的探索,这些新鲜思考将会有利于营造与时俱进的绿色社区及共建共享文化,为环境和社会贡献长期价值。凯德希望通过大赛为这些优秀的学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和潜力,参与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中。期待作品未来落地、走进公众视野,以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零碳建筑,散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种子。”

凯德地产(中国)首席开发官卢子健出席评审会并担任评审团组长

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彭月梅出席交流晚会并讲话

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彭月梅表示:“此次的青少年建筑师大赛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中新两国青年深入交流,我们看到了更多青少年关注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这次大赛中开拓眼界、提升能力。近年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创新载体之一,知识城翻开了升级发展的新篇章,到处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掀起了项目建设的火热浪潮。希望通过本次大赛,优秀的学子们可以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埋下种子,为知识城快速发展添把火、加把劲。”

磨砺与锤炼里琢出佳品 激情与碰撞中收获友谊

大赛终期评审会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海丝知识中心举行,14支参赛队伍、近150名学生及指导老师到场,陈述历时一个多月完成的设计成果。来自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凯德集团(中国)、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设计院、DP Architects、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等专家组成评审团,就作品设计概念、零碳设计、使用功能、外观形态、结构设计与施工可行性、材料应用、预算分析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分,最终遴选出6个晋级作品。

左图: 专家评审团成员包括: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晖(左四)    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党组成员、国土规划处处长郭法友    凯德地产(中国)首席开发官卢子健(左三)    凯德地产(中国)建筑管理支持中心总经理王隽(左二)    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科学城(广州)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魏然(左五)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所总建筑师曾琳(右一)    广州市设计院一所建筑总工程师江帆(左一)    DP Architects集团副董事唐俊豪(右四)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规划设计事业部总裁叶劲枫(右二)    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常毅恒(右三)

右图: 中新广州知识城合作事务办党组成员、国土规划处处长郭法友参加现场评审 

 参赛队伍进行设计方案陈述及答辩

6个晋级作品分别为:华南理工大学ADL代表队作品——无央廊,晋级理由:造型独特,穿越感、包裹感、体验感强,手法创新,考虑再生能源的同时落地实用性强,并进行了深入的可行性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建院秃鸡队作品——相逢,晋级理由:各方面考虑周全,功能性、趣味性突出,逻辑清晰,主题突出,功能细节思考充分;广东工业大学沙发上的白日梦队作品——生长·聚合,晋级理由:新颖并兼具实用性的打卡功能设计,六边形元素延伸性强,模块化设计具有独创性;广州大学至强队作品——竹影叠山,晋级理由:采用中国传统文化山水元素,结构稳固,内部功能性丰富;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环保队作品——方寸之间,晋级理由:概念契合主题,功能集约、丰富,具备科普特性;深圳大学ZC·TeamX队醉品——罄音之乐,晋级理由:建造结构稳定,结构细节合理,包括采光、与环境结合等方面,施工落地方案考虑充分。

由左至右:晋级作品:华南理工大学ADL代表队作品——无央廊      晋级作品:华南理工大学建院秃鸡队作品——相逢      晋级作品:广东工业大学沙发上的白日梦队作品——生长·聚合      晋级作品:广州大学至强队作品——竹影叠山      晋级作品: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环保队作品——方寸之间      晋级作品:深圳大学ZC·TeamX队醉品——罄音之乐

广东工业大学参赛学生代表说:“从参加启动仪式到现在这一个月来,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十分振奋人心。通过竞赛的机会,让我们把这两年多以来积累的关于建筑的经历、经验以及阅读整理综合起来,并通过景观设计作品得以实践。这份难得的设计作业和场地调研机会,充实了我们日常作业和冗杂事务的闲暇,促使我们的学习自驱力提升。整个创作过程,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创意、策划及修改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对我们专业知识的一次检验,也增加我们对于真正落地项目的了解,使得我们能够学习到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

华南理工大学带队指导老师钟冠球表示:“我觉得学生能够获得的最大进步,就在于他们在现有学校课程之外去做这样一个真实性的有可能建造的项目,他们需要自己去建立一套任务逻辑,这是最大的挑战。我很惊喜地发现,通过这次比赛,学生们已经开始建立高度自主性,主动去思考和动手,这有别于平常课程教学。”

结束当天紧张激烈的评审活动后,全体参赛队伍来到中新广州知识城特色精品村建设项目——迳下村参加音乐派对。在充满田园诗意的夜幕下,大学生们体验了岭南水乡最美风景线的独特魅力,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解、结下友谊,共同畅想绿色可持续社区与美好零碳生活。

晋级队伍得知作品入围下一轮欢呼雀跃             交流晚会现场气氛热烈

播种青年建筑才智 “相”得益彰让城市共生

本次大赛以“相TOGETHER”为设计主题。该主题提炼于老子《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体现万事万物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之道。参赛者需在知识城九龙湖主入口至龙腾公园段的指定场地,结合环境和当地文化特色元素并体现大赛主题,设计及营造便民利民的绿色空间。

在现场搭建阶段,晋级队伍的大学生们将在高校老师及专家团队的指导下,通过团队合作,利用可回收木板、竹材、PP中空板、发泡陶瓷板等环保材料,从节能减排、回收再利用等方面打造能满足个人、家庭、社群多元化休闲需求的零碳景观小品,构建集咨询导览、科普教育、图书阅览、观景写生、亲子乐活、音乐互动等功能与美学相得益彰的沿湖休闲带。

凯德青少年建筑师项目(CapitaLand Young Architect Programme)是由凯德集团发起、由凯德希望基金资助的公益项目,于2017年在新加坡启动,2019年首次来到中国落地重庆,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今年该活动首次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创新性地加入了对作品“零碳”的设计和营造要求,鼓励大学生们使用环保材料、遵循“国际环保5R原则”,秉持为民、便民和利民理念,设计并营建出兼具观赏美学和实用功能的零碳建筑小品。大赛遴选出的优秀设计作品,最终将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九龙湖周边搭建落地,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支持社区建设,助力知识城“绿色低碳新区”建设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赋能未来蓬勃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凯德的业务核心之一。凯德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房地产全生命周期,并注重员工、利益相关方和社群的参与度。

秉持树人建宇的企业信条,凯德一直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承诺,自2009年起每年发布《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是新加坡首批自愿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司之一。根据2020年度报告,对比2008基准年,集团碳排放总量减少53.8%,运营项目实现每平方米节能40.2%、用水消耗降低52.6%。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凯德旗下58%的物业组合已获得绿色评级。凯德在中国的住宅项目,100%的项目已获得绿色评级;商业、综合体、产业园项目79.2%的项目已获得绿色评级(按平方米计算)。

2020年底,凯德集团发布了《2030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阐述了集团在未来十年直至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战略和计划,以提升集团对全球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该总体规划聚焦于三大关键主题——构建投资组合韧性和资源效率、将碳排放强度降低78%,赋能蓬勃发展、适应未来的社区、实施绿色租赁计划,以及加快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与合作。凯德在业务运营与行动准则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于实现楼宇建造、空间优化、设备运行等环节的绿色低碳模式。

自2000年开始持续推动可持续发展工作以来,凯德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并获得多项国际权威认可。凯德已连续第九年入选全球可持续发展最佳企业百强榜,并连续多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世界指数以及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亚太指数。在全球房地产可持续标准(GRESB)中,凯德在多元化类别保持了全球领导者地位。

作为一家领先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凯德将继续承担起积极推动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担当,不断探索与部署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解决方案,打造基业长青企业,持续为社会环境和社会福祉作出贡献。